“欲进其豨苓也”的出处及含义
欲进其豨苓也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著作《进学解》,这句话中的“豨苓”指的是猪苓,一种中药材,韩愈在文中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当时医学界的批评,认为某些医师过于迷信某些药物,而忽略了其他有效的药材。
句话出自《进学解’里面的一段话:“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,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,欲进其豨苓也。”这里,韩愈用“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”比喻医师们不懂得辨别药材的优劣,而“欲进其豨苓也”则是指医师们试图推广猪苓,却忽略了其他有效的药物。
代诗人陆游小编认为‘闲咏园中草木’里面也提到了豨苓,表明这一词语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,楚地的人称猪为“豨”,因此豨苓就是猪苓。
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,行成于思而毁于随。”的深刻含义
业精于勤而荒于嬉,行成于思而毁于随。”这句话出自《进学解》,是韩愈对学业和品德素质的深刻拓展资料。
句话的含义是:学业之因此能够精进,是由于勤奋不懈;而学业之因此会荒废,则是由于沉迷于嬉戏玩乐,同样,品德之因此能够形成,是由于深思熟虑;而品德之因此会毁坏,则是由于随波逐流、不思进取。
句话强调了勤奋和思索在学业和品德素质中的重要性,提醒大众要珍惜时刻,勤奋进修,独立思索,以免因懈怠和盲目跟从而荒废学业、败坏品德。
《进学解》全文及解读
进学解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著名散文,全文如下:
子先生晨入太学,招诸生立馆下,诲之曰: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,方今圣贤相逢,治具毕张,拔去凶邪,登崇良,占小善者率以录,名一艺者无不庸,爬罗剔抉,刮垢磨光,盖有幸而获选,孰云多而不扬?诸生业患不能精,无患有司之不明;行患不能成,无患有司之不公。”
段文字表达了韩愈对学业的重视和对学生的期望,他认为,学业需要勤奋,品德需要独立思索,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业和品德上取得成就,他还强调了选拔人才的标准,即选拔那些勤奋好学、品德端正的人。
文通过对学业和品德的论述,展现了韩愈的儒家想法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