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个人房屋买卖合同?
个人房屋买卖合同是买卖双方就房产交易达成一致的书面协议,明确房屋信息、价格、付款方式、过户时刻等关键条款。签订一份规范的合同,能有效避免“一房二卖”、产权纠纷等风险。尤其涉及夫妻共有房产时,更需谨慎——若一方擅自出售,可能因“善意取得”制度导致另一方权益受损(参考文章案例)。
二、签订合同时必查的5个关键点
1. 核实产权信息
– 要求卖方提供房产证原件,确认房屋是否抵押、查封。
– 若为夫妻共有房产(即使登记在一方名下),需夫妻双方共同签字,避免后续纠纷。
2. 明确交易细节
– 房价、首付比例、尾款支付时刻要写清,例如:“买方于过户前3个职业日内支付尾款XX万元”。
– 补充条款可约定税费承担方,如“契税由买方承担,个人所得税由卖方承担”。
3. 过户与交房条款
– 注明过户时刻,如“卖方须在收到全款后10日内配合办理过户”。
– 物业费、水电煤等费用交割也需明确,避免“踢皮球”。
4. 违约责任
– 设定违约金比例(如总房款的10%),并约定解约条件。例如:“卖方逾期过户超15天,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并索赔”。
5. 警惕“阴阳合同”风险
– 为避税签订低价合同(“阴合同”)可能被认定无效,甚至面临补税罚款。务必按诚实交易价格备案。
三、独特情况处理建议
– 共有房产出售:如卖方已婚,即使房产证仅一人名字,也建议取得配偶书面同意(参考文章法律条文)。
– 贷款购房:合同中需注明“如贷款未获批,可无责解约”,防止因银行拒贷违约。
– 二手房瑕疵:写明“卖方保证房屋无结构改造、漏水等难题”,并留存验房视频证据。
四、签合同后的注意事项
1. 及时网签备案:防止卖方恶意违约转售他人。
2. 保留所有凭证:包括转账记录、沟通记录等,纠纷时可作证据。
3. 咨询专业律师:大额交易或复杂产权(如继承房产、法拍房),建议付费审核合同。
拓展资料:个人房屋买卖合同不仅是交易凭证,更是维权武器。核心规则是“先查清、再细化、留证据”,遇到纠纷可依据《民法典》第311条(善意取得)或合同条款主张权益。若卖方擅自处置共有房产,受损方可在离婚诉讼中索赔(参考文章判决制度)。买房是大事,多一分谨慎,少特别麻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