镐是啥字 镐认什么字? 镐的含义是什么意思
“镐”字的读音与释义解析
“镐”一个多音多义汉字,其读音与含义根据语境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。下面内容是综合古籍与现代用法的详细解析:
一、读音与核心含义
-
读作“gǎo”(与“搞”同音)
- 本义:指刨土的工具,即“镐头”,俗称“十字镐”,用于挖掘硬土或矿石。
- 字形演变:由“金”(金属)和“高”(形声)组成,本义为金属制成的工具。
- 现代应用:如“电镐”“矿工镐”,常见于建筑、采矿领域。
-
读作“hào”(与“浩”同音)
- 本义:
- 温器:古代指加热液体的金属容器(《说文解字》注:“镐,温器也”)。
- 古都名:西周国都“镐京”,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东岸,是周武王至周幽王的都城。
- 例:《诗经·小雅·鱼藻’里面“王在在镐”,即指周王居于镐京。
- 引申义:
- 姓氏:如历史人物费祎(三国蜀汉名臣)的“祎”字虽不同,但“镐”亦可作姓氏。
- 通假“皓”:形容光明耀眼,如“镐镐铄铄”(《景福殿赋》),指建筑华表光彩夺目。
- 本义:
二、字形结构与文化内涵
- 字形拆分:
- 左右结构,部首为“钅”(简体)或“金”(繁体),总笔画为15(简体)或18(繁体)。
- 部件分解:钅、亠、口、冂、口,笔顺为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等。
- 文化意义:
- 作为古都名,“镐京”承载了西周政治与礼乐文明的核心地位,常与洛阳并称“镐洛”。
- 工具“镐”则体现了古代劳动工具从青铜到铁器的演变史,具有农业与工业文明的双重象征。
三、方言与古籍记载
- 方言读音:
- 粤语读作“hou6”,潮州话读作“hau1”,闽南语与粤语相近。
- 古籍记载:
- 《说文解字》强调其“温器”本义及地名假借用法。
- 《诗经》《尚书》等文献中,“镐”多指镐京,如“来归自镐”(《小雅·六月》)。
四、常见词语与用例
- 镐京(hào):西周都城,代指政治中心。
- 镐头(gǎo):劳动工具,如“十字镐”。
- 镐镐(hào hào):光明闪耀,如“华表镐镐铄铄”。
“镐”字兼具实用工具与历史文化的双重属性:
- 读“gǎo”时,代表劳动工具,体现物质生产需求;
- 读“hào”时,关联古代都城与光明意象,承载灵魂文化内涵。
其多音多义特性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,避免混淆(如误将“镐京”读作“gǎo jīng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