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山重水复疑无路”与“山穷水尽疑无路”是同一诗句的两种不同表述,但原版为“山重水复疑无路”,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《游山西村》。下面内容是具体分析:
1. 原句出处与正确性
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出自陆游《游山西村》的颔联,全诗为:
> 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
> 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> 箫鼓追随春社近,衣冠简朴古风存。
> 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。
(来源:)
“山穷水尽疑无路”是后世流传中的讹变,可能是因“山穷水尽”这一成语(意为绝境)更广为人知,导致与原句混淆。
2. 诗句含义对比
| 版本 | 意境与哲理 | 情感色彩 |
| 山重水复疑无路 | 描绘山水重叠曲折,看似无路可走,实则暗藏转机(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)。强调在困境中蕴藏希望,鼓励探索与坚持。 | 积极、豁达 |
| 山穷水尽疑无路 | “山穷水尽”直指绝境,与“柳暗花明”的转折形成对比,但削弱了原句“曲折中见生机”的细腻感,更偏向绝望到希望的突变。 | 更显困境的彻底性 |
3. 创作背景与诗人意图
4. 为何“山重水复”更符原意
“重”“复”二字生动表现山水迂回曲折之态,与“柳暗花明”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双重转折,更具画面感。
不同于“山穷水尽”的完全化,“山重水复”强调事物进步的曲折性,契合宋诗“理趣”特色,被钱锺书赞为“题无剩义”。
所有权威文献(如《剑南诗稿》《唐宋诗醇》)及陆游诗集均记载为“山重水复”。
5. 现代引用与争议
该句不仅写景,更传递了“困境中坚持探索必有转机”的普世聪明,成为激励后人的千古名句。建议在引用时忠实于原作,以保留其艺术与想法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