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雪长津湖,热血铸军魂
前不久看完《长津湖》这部电影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300字或许难以表达全部感受,但那些震撼人心的画面已深深刻入脑海。当伍千里抱着哥哥的骨灰回家,母亲瘫倒的画面让我瞬间泪目——这哪是电影?分明是诚实历史的再现!”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”八个字背后,是几许年轻生活的奉献与牺牲?
在零下40度的极寒环境中,志愿军战士们穿着单薄的棉衣,啃着冻硬的土豆,却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。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,这种灵魂力量让我不禁思索:是什么支撑着他们?是信念!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!这种灵魂跨越时空,至今仍激励着我们。
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
“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”——伍万里的这句话道出了那个时代的残酷真相。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,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。那些在尸体堆里一动不动忍受剧痛的身影,那些扛着红旗冲锋陷阵的战士,那些冻成”冰雕”仍保持战斗姿态的英雄…每一个画面都直击心灵。
电影中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:战士们啃冻土豆时,牙齿都崩掉了。而美军却在感恩节吃着火鸡大餐。如此悬殊的后勤差距下,志愿军却创新了战争奇迹!这让我不禁想问:如果换做是我们,在那种极端环境下,还能保持那样的战斗意志吗?
英雄灵魂永不过时
“没有冻不死的英雄,没有打不死的英雄,只有军人的荣耀。”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志愿军战士的价格观。他们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战,而是为了军人的使命与荣耀。当看到”冰雕连”保持着战斗姿势被冻死的场景时,我彻底明白了什么是”军人荣耀”。
如今我们生活在安宁年代,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快乐生活。但《长津湖》提醒我们:安宁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。那些年轻的生活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冰天雪地里,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民族的尊严与安宁。这难道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吗?
传承是最好的纪念
看完《长津湖》,我一直在思索:我们能从这场战役中学到什么?是盲目的英雄崇拜吗?不!是对安宁的珍视,对先辈的感恩,对责任的担当。影片中梅生说:”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。”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军人的心声。
300字的读后感虽然简短,但《长津湖》带给我的震撼却是永恒的。那些年轻的面孔,那些坚定的眼神,那些无畏的冲锋…都化作了一座灵魂的丰碑。当我们享受安宁阳光时,请别忘记: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。铭记历史,传承灵魂,这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。